English

正确认识知识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2000-10-17 来源:光明日报 吕政 我有话说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间是渗透融合的关系

近两年来,关于知识经济问题的讨论和宣传大多着重强调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对知识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则强调的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其中,关于知识经济内涵的界定,较为流行的见解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先后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今后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认为,这种把知识经济同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割裂开来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事实上,脱离物质生产过程的、独立的经济形态是不存在的。不管现代科学如何发达,人们都得穿衣、吃饭、居住和行路。要满足人类社会的这些需求,就得有提供这些物质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工业生产部门、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无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如何发展,人们总不能靠打电话、发传真和上网过日子。信息产业首先是为物质生产过程的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的信息传递服务的,脱离了物质生产过程的服务经济、网络经济肯定是一种泡沫经济。

知识经济比较科学的概括和定义应当是:知识或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间不是板块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先与后的关系,更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渗透、融合的关系,以及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武装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都属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划分经济形态,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而在于用什么去生产,因此不能认为从事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宇航工业等高科技产业才属于知识经济的范围,而用现代科学技术种田、养殖、造机器设备和建设房屋就不属于知识经济范畴。

先进与强大的制造业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关于知识经济的讨论中还有一种片面性,就是言必称美国,如美国的服务业比重有多高,美国的电话和电脑普及率有多高,美国的电子商务多么发达,等等。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认识到我们的差距是完全必要的,它使我们有一个追赶的目标,有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模式。但是只有比较还不够,还必须研究我国究竟处在什么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和方向是什么。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有将近70%的人口滞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发展战略要求必须进行两面作战,即一方面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推进尚未完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把工业化与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信息化、网络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产生活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当几亿农民仍然分散在大大小小的村落,从事着手工劳动,过着半自给自足的生活,计算机、上网、电子交易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于他们来说,至少暂时还没有现实的需求。不区别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单纯地去比较信息化、网络化的程度是不科学的。90年代以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供给能力问题,当前和今后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则是需求问题,即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由收入水平所决定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又主要取决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及其效率提高的程度。

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学习、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进程,但要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则只能是个别的领域或产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既拥有一部分先进的高科技产业,更多的则是落后的农业和庞大的传统制造业。我们在发展战略上,必须统筹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在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当代,先进的和强大的制造业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必须在重视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从战略高度认识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推进制造业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必须在能源的生产与使用技术、各类原材料生产技术、大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成套装备和机床制造技术、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技术、各类交通设备制造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等方面,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制造业的先进与强大,才是真正的先进与强大。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提高传统产业效率的关键

目前在传统产业的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一种无所作为的思想和畏难情绪。即认为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市场已普遍供大于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不敢或不愿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避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推进传统产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需要对以下两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第一,传统产业还有没有市场前景?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即使是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美国,制造业也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据统计分析,在近年来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33%,传统产业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三分之二,其中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各占14%。就业扩大了,雇员的收入增长了,必然会刺激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主要目标是购买和更新住房与汽车,从而进一步带动钢铁、汽车和建筑业等三大传统产业的发展。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人均国民收入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原材料。目前我国人均消费的能源只有1吨标准煤,人均消费的钢材只有90公斤,人均纺织品的消费量只是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农村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普及率不到30%。这些情况都表明,传统产业在我国仍然有广阔的市场。问题并不在于传统产业要不要发展,而在于如何发展。我国资源条件和环境状况的压力都不容许传统产业继续走过去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那么,今后的发展如果没有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数量的持续增长。

还应当指出,目前工业产品的相对过剩掩盖着局部性的短缺。从总体上看,工业品确实过剩,但从局部看,还存在着大量短缺。而短缺的大多是国内暂时生产能力不足或生产不了的性能好、附加值高的一些产品。例如,我国每年还要进口1000多万吨钢材、100多万吨化纤原料,以及生产所需的50~60%的机床、70%的轿车工业装备、30%中高档服装面料。大量进口实际上就是大量缺口。形成这种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的素质和水平不适应市场需求。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我国既要继续保持劳动力成本相对便宜的比较优势,更要提高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竞争力。

第二,在供大于求、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传统产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经常有一些企业在问“我们企业干什么好?”我们的回答是:不在于干什么好,而在于你能把什么干好。竞争力强,干什么都会有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没有竞争力,即使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也会败下阵来。在以创新能力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中,技术进步快、创新能力强是保持暂时垄断地位和获取超额利润的基础。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使传统产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的重要条件。

我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是效率问题。结构调整必须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提高传统产业效率的关键。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仅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且对整个宏观经济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经济周期中,企业生产从不景气到景气,经济增长从低谷走向复苏和高涨,总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总是以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来带动社会的有效需求。而且,企业的更新改造,可以使新一轮经济增长建立在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因此,加强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的步伐,对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